临电工程电压一般为110KV/220KV,由专业分包或者政府部门承接,临电专业分包会有供电施工协调费产生。
一、项目概况
某项目位于华北某市,用地面积:10万余㎡,其中:(1)商业用地面积3千余㎡;(2)居住用地面积1万7千㎡。总建筑面积为27万余㎡,其中:(1)住宅(区分不同业态)总建筑面积约为19万㎡;(2)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为8万㎡;(3)商业总建筑面积为2千余㎡;(4)公建配套建筑面积约为6千㎡。
二、案例背景
因本项目为极限成本项目,各类工程不仅要考虑成本最低值,并且还要保证现场各类工程之间施工作业的有序搭接。
(1)现场情况:厂区内已完成场地平整,围挡工程施工完毕,临路正在施工,临水工程前期暂时采用打井措施施工,总包现已进场施工;
(2)开发节奏:本工程在前期抢示范区与预售许可阶段,再加上临近冬季,故施工节奏较快;
(3)图纸方案:临电由110KV电压某站627某线3#杆敷设至项目场区内,红线外、红线内长度均为900m左右,红线外混凝土井21座,红线内砖砌井17座,800KVA箱变3台,630KVA箱变2台;
(4)情况分析:由于项目所在城市电力资源供应紧张,二环以外周边地区或县城项目一般用临电工程,也可以临时接居民用电变压器进行临电供应。但居民用电供电电压不稳、断电比较频繁、电费偏高,供电局给出的接驳点供电则没有以上问题,且周边地产项目趋向于供电局给出接驳点供电,故本项目采用供电局接驳点供电方案。
三、第一次方案调整
(1)方案调整背景
在第一次约谈会议中,经设计明确图纸范围、做法,并做出对应优化调整意见,与施工方约定供电施工协调费及带电作业车费用综合考虑在清单综合单价中,不单独列项。
(2)方案调整对比分析
方案对比:
经济对比:
方案分析结论:
通过方案对比测算显示,两者相差金额约69.19万元,占原造价的14.31%,经与设计协商,该方案可行。
四、第二次方案调整
(1)方案调整背景
经我方咨询工程师核算,清单中某些子项价格偏高,而实际施工并不一定按清单特征描述进行施工,故咨询方、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会议沟通决定进行二次优化方案调整。
(2)方案调整对比分析
方案对比:
经济对比:
方案分析结论:
通过方案对比测算显示,两者相差金额约30.54万元,调整比例7.37%。
五、第三次方案调整
(1)方案调整背景
通过二次优化后,我方认为临电工程非永久性使用,二次优化方案结果偏保守,故再次临电方案会议讨论:红线外MPP双排管φ200优化为波纹管φ150,沟槽深度调整为0.9m,接地、混凝土包封、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网、玻璃钢定位架取消;混凝土井优化为砖砌井 ,红线内混凝土盖板优化为铺砂盖砖。
(2)方案调整对比分析
方案对比:
经济对比:
方案分析结论:
通过方案对比测算显示,两者相差金额约105.66万元,调整比例27.54%,
由上述可知,从原图设计到第三次方案优化调整,成本共计优化金额为205.39万元。
六、总结
1、明确图纸范围及做法,查看并分析图纸,看其是否存在可优化空间,可对拟建项目基础优化方案数据提供合理依据;
2、若总包已进场施工,根据现场用电情况,预估临电通电前需耗费临时发电产生的费用;
3、供电施工协调费及带电作业车费用应在各子项综合单价中包含,不应单列此部分费用;
4、箱变变压器分为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同一规格非晶合金变压器比干式变压价格偏高,干式变压器比油浸式变压器价格偏高;
5、临电工程优化方向:红线外管道只用于临电时可将MPP双排管优化调整为波纹管(还可以优化沟槽挖深,MPP排管接地母线取消),管径尺寸可根据电缆尺寸做相应优化调整;混凝土包封及混凝土底板、垫层可以考虑优化取消(包含钢筋网);警示带宽度可进行优化调整;混凝土盖板可调整为铺砂盖砖;预制混凝土井材质可优化为砖砌井工艺(接地装置可取消);预制混凝土井设置间距由50米优化为100米(井、标志块数量也会相对减少);电缆品牌标准尽量考虑使用非国标品牌。
6、成本前置的必要性,关键在前期策划阶段,设计优化的前置性尤为重要,选出最优最合理的方案,既能满足施工要求,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造价智库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bigdatacost.com/202008/10545.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