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一、本章定额适用于本市内河河道、湖泊、港池以及码头等的开挖、清淤、拓宽等工程,以及围涂造地中的取土,也适用于围涂造地中的吹填土方工程。
二、施工工况:是指由于风、雾、雨、浪、潮汐、水位、流速及行船避让、水下芦苇、树根、障碍物等不可避免的外界原因(非施工单位造成的干扰)而影响挖泥船正常工作的时间。本章定额内河船舶疏浚适用于一级到五级工况,挖泥船取土适用于一级到七级工况,工况影响时间及工况系数详见各节说明。
三、土质级别的划分
(一)内河船舶疏浚及取土工程土质分类根据《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结合上海地区土壤特点,按土质名称及其物理力学指标划分为8级,见附表一;
(二)水力冲挖土类分级按冲挖土质名称、物理指标以及外形特征划分为四级,见附表二。
四、排泥场地围堰的填筑和维护,可套用第十四章相应定额。
五、运距指运泥船由挖泥区中心(按疏浚或取土土方量分布计算)至卸泥区中心(或吹泥点)的航程(或距离)。
六、外海取土工程中根据工况等级、土壤类别选择相应的船舶与排泥管。
七、挖泥船挖深=施工期平均水位-挖泥设计底标高-平均泥层厚度/2。
八、本章中充泥管袋、填芯吹填土及闭气吹填土定额仅适用于土料含泥量(颗粒直径<0.005mm)<10%、砂性土细颗粒(颗粒直径<0.03mm)含量<40%的塘堤围涂工程,定额未考虑地基沉降因素。
九、充泥管袋(外棱体中心滩地标高在-0.5m以上)、填芯吹填土、闭气吹填土定额按就地取土编制,如采用外来土方,则取土费用或土方来源费另计,同时人工和机械乘以0.80系数。
附表一 疏浚与取土工程土壤特性和分级表
岩土类型 | 级别 | 状态 | 强度及结构特征 | 判别指标 | ||
标贯击数N | 天然重度y(KN/m3) | 液性指数L | ||||
有机质土、淤泥类 | 1 | 流动~极软 | 可能是密实的或松软的,强度和结构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可能相差很大,并存在气体 | — | γ<16.6 | IL>1.0 |
淤泥质土类 | 2 | 软 | 极易用手指捏成形 | N≤4 | γ≤17.6 | IL>0.75 |
粘性土类 | 3 | 中等 | 稍用力捏可成形 | N≤8 | γ≤18.7 | IL≤0.75 |
4 | 硬 | 手指需用力捏成形 | N≤15 | γ≤19.5 | IL≤0.5 | |
5 | 坚硬 | 不能用手指捏成形,可用大拇指压出凹痕 | N>15 | γ≤19.5 | IL<0.25 | |
砂(粉)土类 | 6 | 松散 | 较容易将12mm钢筋插入土中 | N≤1O | γ≤18.6 | |
7 | 中密 | 用2~3kg重锤很容易将12mm钢筋打入土中 | N≤30 | γ≤19.6 | ||
8 | 密实 | 用2~3kg重锤可将12mm钢筋打入土中30mm | N>30 | γ>19.6 |
附表二 水力冲挖土类划分表
土类 | 土类名称 | 自然湿密度(g/cm3) | 外形特征 | 简单判别方法 |
一 | 稀淤 | 1.5~1.8 | 含水饱和,搅动即成糊状 | 用容器装运 |
流砂 | 含水饱和,能缓缓流动,挖而复涨 | |||
二 | 砂土 | 1.65~1.75 | 颗粒较粗,无凝聚性和可塑性,空隙大,易透水 | 用铁锹开挖 |
砂壤土 | 土质松软,由砂与壤土组成,易成浆 | |||
三 | 烂淤 | 1.7~1.85 | 行走陷足,粘锹粘筐 | 用铁锹或长苗大锹开挖 |
壤土 | 手触感觉有砂的成分,可塑性好 | |||
含根种植土 | 有植物根系,能成块,易打碎 | |||
四 | 粘土 | 1.75~1.9 | 颗粒较细,粘手滑腻,能压成块 | 用三齿叉撬挖 |
干燥黄土 | 粘手,看不见砂粒 | |||
干淤土 | 水分在饱和点以下,质软易挖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