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2. 贵州省仿古建筑工程计价定额(2016)
  3. 附录一 仿古建筑工程项目注释

附录一 仿古建筑工程项目注释

第一章 砖作工程

1.1一斗一卧:又称一顺一丁,砌体排砖方式之一,外表每层砖均按一块顺砖,一块丁砖为一组排列,又称梅花丁(图1-1)

1.2三斗一卧:又称三顺一丁,砌体排砖方式之一,外表每层砖均按三块顺砖,一块丁砖为一组排列,又称梅花丁。(图1-2)

1.3实滚:砖砌墙体的一种,以砖扁砌,也叫实砌。(图1-3)

1.4平直线条砖漏窗:以砖为主要材料,适当添加瓦片后所组拼成的带直线花纹图案;普通形是指花纹由比较有规律的或者单一的花纹图案所拼成的窗芯;复杂形是指由两种以上的或者带弧形的花纹图案所组拼成的窗芯。(图1-10)

1.5全张瓦片漏窗:在窗洞内用整张瓦片(一般为蝴蝶瓦),组拼成不同花纹图案。(图1-11)

1.6直线砖檐:墙体上部挑出的直线状的砖檐。

1.7菱角砖檐: 墙体上部挑出的砖檐之一种,石盖板与头层檐之间,砌筑一层两看面斜置的条砖为菱形而得名。(图1-4)

1.8抽屉砖檐:墙体 上部挑出的砖檐之一种,是丁头砖向外突出,在突出的丁头砖之间,又采用间隔退进的做法,其上层为盖板,下层为头层檐。(图1-5)

1.9冰盘檐(枭混):装饰线脚之一种,上半部呈内凹圆弧状为枭,下半部呈外凸圆弧状为混(又称半混);也可将其上下均分为三部分,上为枭,中为炉口,下为混。(图1-6)

1.10衰衣顶:全部用砖砌筑,先砌两层挑出的砖檐,再层层退收砌成阶级,最上层砖为顺压条砖。(图1-7)

1.11鹰不落顶:在墙身拔檐之上,排放一列板瓦(也可无板瓦),上用三七灰泥砌砖胎子,上面砌条砖一层压顶,再用大麻刀青灰抹部两侧,顶部成馒头尖,两侧成凹面之嵌线,其断面作凹入弧形。(图1—8)

1.12宝盒顶:外表全部用抹灰,截面呈梯形。(图1-9)

1.13子碑:墙门上留备题字之部分。

第二章 石作工程

2.1筑方(快口):均发生在有看面的部位,石料相邻的二个面经加工后形成的角线。

2.2斜坡(披势):凡将石料相邻两个面剥去其两个面相交的直角,而成为斜坡的形势。

2.3线脚:在加工石料的边线部位雕成突出的角,圆形称为圆线脚,方形称为方线脚。

2.4土衬石:用在台基四周包砌。(图2-1、图2-2)

2.5埋头石:又称为台明的角柱石,位于台明转角处好头石(抱角石)之下。(好头石:于台明转角处的曲尺形石料。)(图2-1)

2.6阶沿石:沿阶台四周之石,包括踏步。(图2-1、图2-2)

2.7陡板石:台基阶条石以下,土衬石以上,左右角柱之间部分。(图2-1、图2_2)

2.8象眼石:台阶下三角形部分。(图2-1、图2-2)

2.9垂带石:踏跺两旁由台基至地上斜置之石。(图2-1、图2-2)

2.10砚窝石:踏跺最下一级,只略比地面高出而与土衬平之石。(图2-1、图2-2)

2.11如意踏跺:由正面及左右皆可升降之踏跺,无垂带的称如意踏跺。(图2-1)

2.12垂带踏跺:台阶一级一级的阶石称踏跺。(图2-1)

2.13柱顶石:承托柱下之石。(图2-1)

2.14礓礤石:不用踏跺而将斜面做成锯齿形之升降道。(图2—2)

2.15门鼓石:将外部做成鼓形之门枕石。(图2-3)

2.16元宝石:置于月洞门下,上面剔凿成弧形的石构件。(图2—4)

2.17门枕石:大门转轴下承托轴之石。(图2-5)

2.18碹石:又称拱旋石,古代多称券石。石券最外端的一圈旋石称碹脸石,券洞内的称内碹石。(图2-6)

2.19挑檐石:墀头上部以石代砖做梢子挑出的石构件。(图2-7)

2.20压砖板:墙体石构件之一,平砌在有墀头(腿子)建筑的山墙上,距台明上皮的高度约为檐高的1/3,其外端与墀头(腿子)等宽,压在墀头角柱上,后端与腰线石相接。(图2-7)

2.21腰线石:墙体上与压砖板接续平砌厚度相同的条形石构件。(图2-7)

2.22石栏板:两面只刻简单线角例(落盒子心)称实心石栏板。(图2-8)

2.23地伏石:栏杆最下层之横石。(图2-8)

2.24石望柱:栏杆与栏板间之短柱。(图2-8)

2.25须弥座:上下皆有枭混之台基或坛座。(枭,凸面之嵌线如突出弧形。混凹面之嵌线,其断面作凹人弧形。)(图2-12、图2-13、图2-14)

2.26抱鼓石:带有台阶的栏杆的垂带上一般装有斜栏板和望柱,其尽端置抱鼓石将望柱扶住稳固。(图2-10)

2.27滚墩石:垂花门、石牌坊、石屏门一般装有三角形轮廓的石板,其上部为多段卷曲向上延长,下部为须弥座或长方石桌。(图2-11)

2.28简单:几何图案、回纹、卷草、如意、云头、海浪及简单花卉。

2.29复杂:龙凤、刺虎、宝相、金莲、牡丹、竹枝、梅桩、座狮、奔鹿、舞鹤、翔鸾、鸟兽、山水及人物。

2.30素平(阴刻线):在平整版面上用细阴线雕出凹形图案。

2.31平浮雕(减地平钑):在平整版面上雕刻出表面平整的凸起图案。

2.32浅浮雕:凸出底面小于5mm的浮雕图案花纹,有一定的层次感,相当于“压底隐起花”,“水磨沉花”。

2.33深浮雕:凸出底面大于5mm的浮雕图案有多个层次,有丰富立体感,相当于“底起突”“地雕”“高浮雕”“半圆雕”。

第三章 木作工程

3.1柱:柱按其位置不同各有不同的名称。在建筑最外边的柱称为檐柱;在檐柱以内的称为金

柱;脊桁下而不在山墙内的称为中柱,也称脊柱;在山墙内的称为山柱;立在横梁上其下端不着地的称为童柱或瓜柱;用于庑殿建筑正脊两端,支承挑出的脊桁的柱称为雷公柱。(图3-1)

3.2梁:梁一般安置在建筑的进深方向,是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之一。北方一般以梁上所承桁条的多少称为“架”,如三架梁、五架梁等;将桁条间距称为“步”,如双步梁等;《营造法原》将桁条间距称为“界”,故大梁又称“界梁”,如山界梁、四界梁等。梁按其位置或形状各有不同的名称。在檐 柱与金柱之间的短梁称为抱头梁;脊尖处的界梁称为山界梁,由支立在四界梁上的矮柱支撑;界梁之外连接步柱上的横梁称为川梁(步川),一般为单步;川梁下面连接步柱和廊柱的梁称为双步梁;梁的立面方向作成凸起弯状的梁称为荷包梁 ;古建筑梢间的柱间安置与建筑纵向一致的梁称为顺梁;厅堂建筑的梁架及内屋面做工较为精细的梁称为轩梁,江南苏式作法中有各种轩梁的做法。挖底:是指梁的底部挖去一部分,挖去的两端带圆弧形,以增加梁的美观。拔亥:也叫“剥腮”,是指将梁的两端呈斜三角形剥去1/5梁厚,以与其下的梁垫、蒲鞋头等相一致。(图3-15、3-16)

3.3枋:按枋所在的位置,各有其不同的名称。在檐柱与檐柱间连接的枋称为檐枋,也称额枋;位于大额枋之上承托斗拱形状扁平的枋称为平板枋,也称斗盘枋;在金桁下面平行安置于瓜柱间的枋称为金枋;在脊桁下面脊瓜柱间的枋称为脊枋;在较大型建筑进深方向,两柱间大梁下面紧贴着的枋称为随梁枋;在带檐廊的小式建筑中,在抱头梁(或川梁、双步梁)之下平行安置的枋为穿插枋,也称为夹底。(图3-1)

3.4桁:桁为安置在梁架间支承椽、屋面板的构件,一般在大式作法中称为桁,小式作法中称为檩。按其所在位置,桁的名称有脊桁、金桁、檐桁、挑檐桁、挑山桁、轩桁等。(图3-1)

3.5轩桁:是指轩梁上置于荷包梁两端的桁条,主要用来承托船篷弯椽。(图3-24)

3.6搁栅:又称楼枕,是用于楼房的楼板下面承重梁之间,作为次梁的木构件,它承受楼板重量并传递给承重梁。

3.7帮脊木:清代称扶脊木,是迭置在脊桁上面的构件,断面呈圆形或六角形较多。(图3-19)

3.8椽:是垂直铺钉在桁条上,承担屋面砖瓦荷载的木条,其截面有矩形、圆形、荷包形(圆形削1/4)等。(图3-11)

3.9飞椽:是为了增添屋面的起翘度,并延长屋檐的伸出长度,而钉在出檐椽之上的椽子。(图3-11)

3.10戗角:歇山或四合舍房屋转角处之屋面结构,又称翼角。(图3-7、图3-9)

3.11老戗木:房屋转解处,设角梁,置于廊桁与步桁之上者,主要承受屋面荷载。(图3-4)

3.12嫩戗木:竖立于老戗上之角梁,主要增加屋面戗角的起翘度。(图3-3)

3.13戗仚木:是为使戗角椽头部翘起,承接翼角椽的底座木,按戗角椽的间距挖成若干椽槽,钉在梓桁和廊桁上面用以承放椽子下所填之三角形斜木。(图3-3)

3.14凌角木、扁担木:老戗木与嫩戗木夹角之间用于填补其交角的拉扯木。(图3-3)

3.15硬木斤销:它是贯穿老嫩戗、菱角木的加固木销,使相互间紧固而不能动摇。一般用较硬木质材料做成。(图3-3)

3.16虾须木:戗角处,自嫩戗木顶端沿戗角檐口向两侧弯曲如须的两根板条。(图3-7、图3-8)

3.17摔网椽:出椽及飞椽,至戗角处,其上端以步柱为中心,下端依次分布,逐根伸长成曲弧,与戗端相平者,似摔网状。(图3-4)

3.18关刀里口木:指戗角处里口木,是填补摔网椽与立脚飞椽之间的空隙以及立脚飞椽之间的空隙的结合体木构件(戗角处小连檐和闸挡板二者的结合体)。(图3-4)

3.19立脚飞椽:指戗角部位的飞椽,它与屋面正身部位的飞椽一样,是增加屋檐起翘度和延伸屋檐宽度的构件。因戗角上翘的原故,戗角飞椽的前端,由正身也逐渐慢慢上翘,使飞椽的脚端离原正身飞椽的脚线,形成一个逐渐加大的角度,有斜立之势。(图3-5)

3.20卷戗板:戗角处,檐口瓦下,钉于立脚飞椽上之木板。(图3-7、图3-10)

3.21摔网板:戗角处,钉于摔网椽上之木板。(图3-6、图3-9)

3.22-斗三升:位于衍底与斗盘枋之间,下坐斗一,上架拱及三升,即不出踩的斗拱,无昂、翘,大斗上只有一层拱件,正心拱上用三个槽升子承托正心枋,外观上是一个坐斗三个槽升子和一个正心拱。(图3-12)

3.23-斗六升:即一斗三升上,再加一个正心拱及三个槽升子。(图3-13)

3.24单昂斗栱:仅与外跳出一下昂,主要特点是三踩之上均承随檩枋,后做成麻叶头,耍头为足材,蚂蚱头形制,昂下无华头子,假昂之制。(图3-14)

3.25棹木:架于大梁底两旁蒲鞋头上之雕花件,形似官帽,微倾斜,似抱梁云。(图3-15)

3.26梁垫:是指梁的两端下面的垫木,主要作用是均匀分布梁端的作用力,是增大梁的搁置面的木构件,并美化梁与柱的交角装饰。(图3-15、图3-18)

3.27山雾云:屋顶山界梁上脊童柱两旁空处之木板,在板上雕刻有流云飞鹤等花纹图案。(图3-19)

3.28蒲鞋头:是一种半边栱,不用大斗,由栱身直接出挑半截华栱来承托梁枋,多用作梁柱交叉连接角处的装饰物。(图3-15、图3-17、图3-20)

3.29抱梁云:梁之两旁,架于升口,抱于桁两边之雕刻花板。(图3-19)

3.30水浪机:机是桁下的辅助装饰木,矩形截面,相当于厚木板。在板的两面分为有雕刻花纹图案有雕刻图案。因图案花纹不同,命名为水浪机、金钱如意机等。(图3-21)

3.31里口木:可以看作是小连檐和闸挡板二者的结合体。是用来填补飞椽与出檐椽之间的空隙的木构件。(图3-4、图3-5)

3.32封檐板:它是将飞椽连接固定,并使飞椽檐口整齐的条板。(图3—9)

3.33瓦口板:是承托檐口瓦的木构件,它是一块用木板按照瓦垄和瓦沟的凸凹形状,锯成波浪形之木条,钉在大连檐上,凸峰上盖檐口的沟头瓦,凹谷上盖檐口的滴水瓦,(图3-10、图3-11)

3.34椽碗板:是安装在檐檩上直椽之间空档处封堵的通长木板,并固定直椽位置的构件。(图3-11)

3.35闸椽安椽头:即闸档板,是安装在檐口处飞椽之间,堵塞飞椽空档的挡板。(图3-11)

3.36连檐木:分大连檐与小连檐。大连檐是钉附在飞檐椽椽头上的横木,断面呈直角梯形;小连檐是钉附在檐椽椽头上的横木,断面呈直角梯形或矩形。(图3-11)

3.37鳖角壳板:鳖壳即指厅堂屋脊部分作成圆弧形顶的木结构,《营造法原》称回顶结构;在月梁的双脊桁上钉置弯椽,鳖角壳板是钉在弯椽上面,作篷状顶的木板。(图3-24)

3.38垫栱板:在有斗栱建筑中,每组斗栱之间都相隔一定距离,这一距离的空档要用木板填塞并将各斗栱连接起来形成整体效果,这种填塞斗栱空档的木板称垫拱板。(图3-13、图3-14)

3.39仚填板:用于歇山房屋的两端歇山山尖的墙板,即《营造法原》称谓的山花板。(图3-1)

3.40排仚板:是歇山或悬山屋顶的山尖部分屋面伸出山墙或山花板之外,钉在伸出山尖屋桁上的木板,《营造法原》称为博风板。(图3—23)

3.41夹樘板:凡镶在两方木条之间的木板,一般都可称为夹堂板。指隔板、走马板、余塞板、裙板等夹在连机与枋子之间的木板。如(图3-1)

3.42雀替:是位于横枋与立柱相交处,作这枋端的挑出垫木,一 般为加强其装饰性,常雕刻成一定图案的造型,形如鸟翼以替代部分挂落的效果,故命名为“雀替”。(图3-22)

3.43望板:铺在直椽上,作为屋面瓦作的基层底板。(图3-6、图3-9.、图3-11)

3.44裙板:槅扇门的上绦环板及下绦环板横头料间之木板。(图3-2、图3-25)

3.45绦环板:槅扇下部较小之心板。(图3-25)

3.46心屉:门窗扇中由棂条组合成的作为裱糊纸、绢(玻璃)骨架的花格心部分。(图3-25)

3.47宫式心屉:门窗扇中用直棂条组成的一种花格心形式,图案有若干个以直条线形为主的直角形拐弯组成。(图3-26)

3.48葵式心屉:门窗扇中用直棂条组成的一种花格心形式,在宫式的基础上,直角形拐弯的端头带有钩形装饰头的称为葵式。(图3-26)

3.49万字式心屉:门窗扇中用直棂条组成的一种花格心形式,图案中有若干组的“卐”字。一般有斜万字和正万字两种。(图3-26)

3.50乱纹式心屉:又称冰裂纹式:在门窗扇中用直棂条组成的一个花格心形式,图案仿自然的冰裂状纹线。(图3-26)

3.51摇梗:门窗之旋转轴。(图3-25、图3-27、图3—28)

3.52直拼库门:构造为枋材拼成的实拼门。(图3-27)

3.53屏门:构造为枋材作框档,镶钉木板的框档门,两边的直框称边挺,上下两端横料或横头料,中间的称光子。这种门一般有两种,为单面敲框档屏门和双面敲框档屏门,单面敲框档屏门为一层正面木板,双面敲框档屏门为两层正反面木板。(图3-28)

3.54将军门:构造为枋材作框档,镶钉木板的框档门,与屏门相同,唯门较大,用材较多。

(图3-29)

3.55门簪:大门中槛上,其前端做成不同的形状,后端穿过中槛将连楹系于槛上之材。(图3-29)

3.56座槛:游廊、走廊的栏杆多带座凳供游人休息,此凳面板称为座槛。(图3-30、图3-31、图3-32、图3-33)

3.57吴王靠:又称“美人靠”,指与栏杆配套的靠背椅,包括靠背与座槛,在靠背上的花纹图案,常用的有竖芯式、宫式、葵式、鹅颈靠背式等。(图3-30、图3-31、图3-32、图3-33)

3.58挂落:又称“倒挂楣子”,是指用来悬挂在柱与柱之间的枋下,用木条拼接成各种花纹图案的装饰品,《清式营造则例》称倒挂楣子。分为软樘与硬樘两种。硬樘结构有两道木框,外框称为大边,内框称为仔边。软樘结构只有外框而没有仔边。(图3-34、图3-35、图3-36)

3.59五纹头宫万式:用横直五种(五个)纹线头以内的宫式、万字的花纹图案。(图3-34)

3.60五纹头宫万弯脚头:五种(五个)纹线头宫式、万字上带有弯脚的花纹图案。(图3-35)

3.61七纹头句子头嵌结子:七纹头是指用七种(七个)纹线头以内的图案;句子头是指以一个完整花形为单位所构成的图案,嵌结子即指在花形内安装点缀性的花结子。(图3-36)

3.62飞罩:其形式与挂落相似,它们的区别是挂落悬挂于室外柱间的枋木下,而飞罩是悬挂于室内柱间顶部。(图3-37)

3.63落地罩:落地罩是相对于飞罩而言,指两端落地的花罩。花罩的洞口有圆形、矩形和多角形。圆形洞口的花罩称为落地圆罩,矩形和多角形洞口的花罩称为方罩。(图3-38)

第四章 屋面工程

4.1蝴蝶瓦:又称为“小青瓦”“合瓦”“阴阳瓦”等,是一俯一仰的瓦型,俯的作盖瓦避水垄,仰着的作底瓦淌水垄(图4-1)

4.2筒瓦屋面:琉璃瓦屋面和布瓦屋面均为筒瓦屋面;琉璃瓦表面为釉面,布瓦又叫青筒瓦,表面无釉,为青灰色。筒瓦屋面是用板瓦作底瓦,筒瓦作盖瓦的屋面。(图4-2)

4.3游脊:脊用瓦相叠而斜铺者。(图4-3)

4.4釉脊:瓦之一种,表层光滑有彩色。

4.5竖带:殿庭自脊处沿屋面下垂之脊。(图4-4)

4.6戗脊:歇山戗脊作法与庑殿垂脊大致相同。 自博缝至套兽间的一般称戗脊,与垂脊在平面上成45°角。(图4-4)

4.7正脊:屋顶前后45°两坡相交而成之脊。(图4-4)

4.8垂脊:正吻沿博风板下垂的屋脊。(图4-4)

4.9排山:歇山侧面,竖带之下,博风板之上,所筑之一排屋檐。(图4-4)

4.10黄瓜环:瓦之一种,弯形如黄瓜状,盖于回顶建筑屋脊处,以代脊用。(图4-5)

4.11环包脊:用筒瓦作盖顶的二瓦条脊,其构造为脊垫砖、一路瓦条、交子缝、二路瓦条、筒瓦盖顶。(图4-6)

4.12瓦条:脊面以砖砌出之方形起线,厚约一寸。一瓦条筑脊、二瓦条筑脊 。

4.13滚筒脊:脊下部分成圆弧形之底座,用两筒瓦对合筑成者。(图4--8)

4.14滚筒戗脊:戗脊下部分成圆弧形之底座,用两筒瓦对合筑成者。

4.15滴子:又名滴水,在板瓦前加有花纹图案的如意形滴唇。用于瓦垄沟底端部。(图4-9)

4.16勾头:用于盖瓦垄端部,置于滴水之上,上置瓦钉和钉帽固定。(图4-9)

4.17花边:盖瓦用于檐口,其边缘作曲折花纹者。(图4-9)

4.18滴水:底瓦用于檐口,底瓦端有如意形舌片下垂者。(图4-9)

4.19砖砌泛水:靠墙面搭盖的斜坡屋面,在与墙面接缝的上方,用砖砌一突出墙面的挑砖线,借此以避开墙面的雨水直接流入缝内。(图4-15)

4.20窝角沟:又称斜沟和阴角,在屋面阴角转角处(窝角)形成的排水沟。

4.21龙吻:殿庭正脊两端,龙头形翘起之饰物。(图4-18)

4.22哺龙:筑脊两端有龙首形之饰物,称其脊为哺龙脊。(图4-19)

4.23哺鸡:筑脊两端作鸡形之饰物,有此哺鸡者称哺鸡脊。(图4-21)

4.24云头:云形装饰。(图4-22)

4.25雌毛脊头:正脊之两端如鸱尾之上翘者,又名鸱尾脊。(图4-23)

4.26甘蔗段:平房正脊式样之一,筑脊两端,作简单方形回纹者。(图4-25)

4.27吞头:水戗根之兽头形筛物,张口作各物状。(图4-4)

4.28宝顶:有多种形式.大体分为宝顶座和顶珠两部分,是整个建筑极有装饰意味的部件。(图4-4)

第五章 油漆、彩绘、裱糊工程

5.1单皮灰:一次成活(包括粘接层、找平层、面层)的抹灰层,观感指标不能粗壮、臃肿,只能抹薄灰。

5.2广漆:又名赛霞漆、金漆、笼罩漆。是以上等生漆为原料,配以桐油和亚麻仁油、熟炼吹气之熟油,使成茶褐色的成品,广漆成膜以后带红褐色,透明、鲜艳光亮、丰满、肉质好,漆膜具有耐热、抗水、抗潮、耐大气腐蚀及化学品腐蚀的特性,主要用于涂饰木制家具、工艺美术品和殿堂庙宇的房屋门窗、车、船内部装璜等部位。

5.3生漆:又名木漆、土漆、国漆,是从漆树皮部采割出的乳汗天然涂料。它是漆树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自然分泌物,初流出时为白色,因易于氧化,故经常见到的其氧化表皮,呈黑色。

5.4金龙和玺:图案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枋心内一般画二龙戏珠,藻头内画升、降龙。平板枋以青色为底,上绘行龙;挑檐枋青色底,画流云或“工王云”;由额垫板朱红色底,上绘行龙。

龙周围衬云纹、火焰图案。(图5-4)

5.5龙凤和玺:枋心、找头、盒子等主要部位由龙凤二种图案组成。一般是青地画龙,绿地画凤。图案中亦有双龙或双凤。(图5-4)

5.6草龙和玺:主要由龙和大草构图组成。绿地画龙,红地画草。大草图案配以“法轮”,又称“法轮吉祥草”,简称“轱辘草”。(图5-5)

5.7旋子:俗称学子、蜈蚣圈,等级仅次于和玺彩画,是在藻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

5.8海墁式苏画:没有枋心和包袱的彩画,在梁枋的箍头或卡子之间通画一些简单的花纹,海墁苏画是较低等级的彩画,多用于建筑的次要部位。(图5-6、图5-7)

5.9包袱心:苏式彩画最有代表性的构图是将檩、垫、枋三件连起来构图。主要特征为中间有一个半圆形的部分,体量较大,上面开敞称“包袱”,包袱内画各种画题。由于绘画时需将包袱涂成白色,又称这部分为“白活”。

5.10库金:含金量为98%,故称为九八金箔,其他2%为银及其他稀有材料,均是制作金箔必不可少的成份。由于含金量高,色彩表现为纯金色,色泽黄中透红,沉稳面辉煌,且耐晒、耐风化,不受环境影响,经久不变,用于室外,十数年宝色不见大减。贴金用的金箔,是经加工锤钉很薄的金片,厚度只有0.13微米左右。

5.11赤金:俗称大赤多,含金量为74%,含银等物质24%(主要是银),赤金又称七四金箔。赤金色泽黄中偏青白,光泽锐减,甚至发黑,一般光泽会保持在三五年之内。

5.12铜箔:极易氧化变黑,故需要在表面涂以保护涂料,使其既保持色泽,又防止氧化变黑,但延年程度仍然有限。

这篇文章对您有用吗?

我们要如何帮助您?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