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2. 重庆市仿古建筑工程计价定额(2018)
  3. 附录

附录

仿古建筑术语注释
一、砖作工程
1.陡板:台基土衬之上、阶条之下包砌的砖石构造部分,有砖砌陡板和石制陡板两种。
2.砖细:指将砖进行锯、截、刨、磨等加工的工作名称。
3.影壁箍头枋子:影壁上部,线枋子之外,横贯于柱子之间的砖件。
4.影壁柱子(角柱):影壁座底以上墙体组成部分,位于马蹄磉之上。
5.线枋子:沿方砖心四周摆砌的看面宽度为6cm左右条砖并起线。
6.马蹄磉:影壁或看面墙立柱之下,突出墙体呈凹凸状的装饰构件,有方形、圆形之分。
7.影壁三岔头:影壁箍头枋子突出柱外部分的装饰构件。
8.影壁耳子:影壁箍头枋子突出柱外部分的装饰构件。
9.廊心墙穿插档:排山构架的抱头梁与穿插枋之间,用三块砖(方砖开条)按这个位置的大小砍出以干碰头方式结合,又称为砖穿插。
10.廊心墙小脊子:位于穿插枋下部,用灰泥堆制或用砖砍制成的圆混。
11.半墙坐槛面:将亭、廊周边的栏杆,改用砖砌矮墙,在矮墙顶面铺一平整的坐板,此坐板称为“坐槛”,用砖细做成的坐槛即为坐槛面。
12.雀簧:指小连接木,坐槛面与木构件(如木柱、木栏等)连接时应在砖的背面剔凿槽口以安连接木。
13.线脚:指在坐槛面砖的观看面的装饰线条。
14.坐槛栏杆:用砖栏杆代替矮墙,并在其上设有坐板的称为“坐槛栏杆”。
15.四角起木角线坐槛面砖:指在砖的四个角起线的坐槛砖。
16.栏杆槛身芯子砖:指坐槛面砖之下,栏杆柱之间,“双面起木角线拖泥”之上的栏杆部分。
17.双面起木角线拖泥:栏杆最底部的砖,《营造法原》称露台下的金刚座之底脚石为“拖泥”,拖泥砖只有两个外露角,这两个角都起木角线。
18.平面抛方:指对砖面进行刨磨加工,包括截锯成需要尺寸、表面刨光、孔隙补油灰、打磨截面等。
19.平面带枭混线脚抛方:指不仅进行平面加工,并还按需要的线脚形式,加工成一定形体,线脚的形式有枭形、半混、圆混、炉口等。
20.台口抛方:泛指对砖露台、砖驳岸等最上层边缘的砖进行平面加工,将其边缘做圆混线者称为圆线台口。
21.八字垛头:指大门两旁连接有八字拐角的砖柱。
22.拖泥锁口:指台基边缘的锁口砖。
23.下枋:指门洞顶上的过梁,在砖细墙门中,门顶过梁先用横木担置,再在其上包清水砖作枋形。
24.上下拖混线脚:带圆弧形凸出的断面称为浑面,覆盖者为仰浑,仰置者为托浑,将两者上下对称砌置,称为上下拖混线脚。
25.宿塞:带状矩形的条砖,置于上下托混之间,起着过渡变形的效果。
26.木角小圆线台盘浑:大镶边最外框的一道线脚。
27.大镶边:指外框线的砖细。
28.兜肚:指大镶边两端的方块砖。
29.字碑:大镶边中间部分用以雕刻字文的砖细,字碑四周再围以镶边。
30.上枋:与下枋相同是用来承托屋顶以下重量的横枋。
31.斗盘枋:承托斗拱的平面板。
32.五寸堂:上枋上面第一根横隔条,是上枋与其上构件之间的过渡物体,高度不超过5寸。
33.一飞砖木角线、二飞砖托浑、三飞砖晓色:分别为挑出砖细线角的名称。
34.将板砖:套信荷花柱之顶,与斗盘枋紧密相连接的构件。
35.挂芽砖:附在荷花柱旁的装饰构件。
36.靴头砖:在三飞砖檐两端侧面的装饰构件。
37.砖细包檐:指做细清水砖包檐墙的檐口,包檐墙的檐口一般采用三匹砖逐匹挑出,称为“三飞砖”,即定额中的砖细包檐三道。
38.屋脊头:放在正脊两个端头的装饰物。
39.垛头:门墙两边的砖柱,或山墙伸出廊柱外的部分。
40.博风板头:博风板的两个端头。
41.雀替:又名梁垫,位于额枋下面、并与柱相交,用来加强额枋与柱的边接的构件。
42.细灰:细灰即为油灰,又称玻璃腻子..一般以熟桐油与石灰或石膏调拌而成。
二、石作工程
1.阶条石:台基四周上面之石块。
2.踏跺:台阶一级一级的阶石称踏跺。
3.砚窝:踏跺最下一级,只略比地面高出而与土衬平之石。
4.如意踏跺:由正面及左右皆可升降之踏跺,无垂带的叫如意踏跺。
5.陡板石:台基阶条石以下,土衬石以上,左右角柱之间之部分。
6.土衬石:在台基陡板以下与地面平之石。
7.锁口石(连磉):在柱脚间用石做一连接磉(柱础)条石。
8.地伏石:栏杆最下层之横石。
9.埋头:又称为台明的角柱石,位于台明转角处好头石(抱角石)之下。
10.垂带:踏跺两旁由台基至地上斜置之石。
11象眼:①建筑物上直角三角形部分之通称。②台阶下三角形部分。③悬山山墙上瓜柱梁上皮及椽三者所包括之三角形部分。
12.礓礤:不用踏跺而将斜面做成锯齿形之升降道。
13.须弥座:上下皆有枭混之台基或坛座。(枭,凸面之嵌线如突出弧形。混凹面之嵌线,其断面作凹入弧形。)
14.石望柱:栏杆月栏板间之短柱,即指栏杆柱,一般为方形截面,柱头雕刻成不同的花样形式,常用的石柱头形式有:龙风头、狮子头、莲花头、素方头等。
15.台基的石栏板常用的形式有:寻杖栏板、罗汉栏板等。其中,“寻杖栏板”是指在望柱之间,栏板的最上面为以横杆扶手,在横杆下用雕饰花瓶作承托,与其下裙板连接。按其不同高度套用定额;“罗汉栏板”是指在望柱之间,直接使用以石料制作的横板.在罗汉栏板平台进出口处,一般采用抱鼓石加以配合。
16.撑鼓:带有台阶的栏杆的垂带上一般装有斜栏板和望柱,其尽端置抱鼓石将望柱扶住稳固,加工精度一般要求达到二遍剁斧等级。
17.角柱石:指用于砖砌墙身的下肩部位转角处的护角石,其形式可做成混沌角柱、厢角柱。
18.压砖板:又称“压面石”,它是指砖砌转角处,下肩与上身分界面平面上的转角石。
19.腰线石:指砖砌墙身下肩与上身分界线的分界石,与压面石齐平。
20.挑檐石:“挑檐石”是硬山角柱墀头梢子部位,用来代替砖梢子挑出的石构件。
21.门窗券石:又称门窗碹石.它是门窗洞顶的拱形石过梁,处在最外层的称为“碹脸石”,里层的称为“碹石”,碹脸石可雕刻花纹图案,较朴素的图案为卷草或卷云带子,较豪华的图案为莲花或龙凤。常用于佛教寺庙中的山门。
22.菱花窗:指用石料雕刻成菱花纹样的封闭石窗扇,是象征性装饰作用的石门窗。
23.石墙帽:指用石料雕琢的墙顶盖帽,又称为“压顶”,一般为兀脊形。
24.过门石:指设在正开间中线门槛下面的地面石,与门槛垂直放置;分心石是指设在有前廊地面,正开间中线上,由台阶至门槛处的地面石,若已设置了过门石后,就不再设置分心石;槛垫石是指承托大门门槛下面的铺垫石,依铺垫方式分为:通槛垫、掏当槛垫、带下槛垫等。
25.柱顶石:柱顶石是用于柱子下面的承托石;覆盆柱顶石是较高级的柱顶石,它的轮廓形状相似于倒盆轮廓形式,多用于装饰程度较高的建筑;磉石是指置于鼓蹬石下面的垫基石,一般用于方砖地面,以代替鼓蹬下面的地板砖。
26.鼓径:柱顶石露明的部分,在清代建筑中,一般作为鼓径或写作“古镜”。(古镜:柱顶石上圆形凸起承柱之部分。
27.门枕石:大门转轴下承托转轴之石。
28.门鼓石:将外部做成鼓形之门枕石。
29.夹杆石:夹在旗杆或楼住脚之石。
30.台明:台基露出地面的部分。清式又把小型基座叫作台明。
31.廊柱:柱之用于廊下前列,承之屋檐者。
32.月台:①高大尊崇的主要建筑,除了使用小于上出檐的台基外,台基周围又建有宽大的月台,有的月台周围绕以汉白玉栏杆,最崇贵的建筑造成三层重叠的须弥座形式。在殿堂等建筑中,特别是皇家园林中的主要殿堂前常有宽敞的月台,上陈设着铜制的兽、缸、鼎等,成为建筑与庭院之间的过渡。②楼上作为平台、露天者。
33.环丘台:是一种平地上垒起来的圆形高台,多为三层,台面逐层向上收缩,是封建社会中一种祭祀礼拜用的建筑物。
34.莲花头:莲柱上部,雕莲花形之部分。
35.阶沿石:沿街台四周之石,包括踏步。
36.侧塘石:以塘石侧砌,用于阶台及驳岸者。(驳岸:凡滨河房屋,以石条逐皮驳砌成墙岸者。)
37.锁口石:石栏杆下之石条,或驳岸顶上一皮石料。
38.地坪石:铺于露台、石牌坊地面之石板。
39.砷石:将军门旁所置之石鼓,上如鼓形,下有基座之饰物,亦用于牌坊及露台阶沿旁。
40.云头:梁首伸出廊桁外雕云形装饰,以承桁条者,或十字科之拱头作云头装饰者。
41.墀头:山墙伸出至檐柱外之部分。
42.筑方快口:均发生在有看面的部位,石料相邻的有两个面经加工后形成的角线称为快口。
43.板岩口:均发生在石料内侧不露面的部位。其石料相邻的两个面经加工后形成的角线称为板岩口。
44.线脚:在加工石料的边线部位雕成突出的角,圆形称为圆线脚,方形称为方线脚。
45.坡势:凡将石料相邻两个面剥去其两个面相交的直角,而成为斜坡的形势称为坡势。
三、混凝土工程
1.瓜柱:位于梁或顺梁上,将上一层梁支起所用的小矮柱,瓜柱本身的高度要大于本身的长或宽,起支撑梁架的作用。
2.垂莲柱:用于垂花门或垂花牌楼门的四角上、下部悬空的垂柱,端头上常有莲花雕饰。
3.桁:平行于开间,上承排列之椽,桁条位于屋面基层,又称檩条或檩子。其作用同现代木屋架的檩木,所不同的是根据其所处位置不同又有不同的叫法,靠背顶部叫脊檩,靠檐口部位叫檐桁,在背桁和檐桁之间的叫金桁。
4.枋:又叫枋子或穿枋,指仿古建筑中起横向连接作用的方木,故又称“枋木”。枋有两种类型:1)连接梁架,将所有梁架连接或整体,它与桁配套成对使用,分别称为檐枋、脊枋、金枋;2)连接檐柱,将所有柱子连接成为稳固的木构件,依其所处位置不同,分别为额枋、间枋、廊枋、穿插枋。
5.连机:位于桁下,起加强桁抗弯作用的构件,其形状似枋,只是与枋的断面大小和所处位置有所区别。
6.戗翼板:实际上是椽望板的特殊情况,它是用在屋面转角部位的起翘处,连有摔网椽的起翘翼角板。
7.驼峰又名眉川、骆驼川,老角梁又名老戗、龙背,仔角梁又名嫩戗、大刀木,鹅颈靠背又名吴王靠、美人靠,斗拱又名牌科。
四、木作工程
1.童(瓜)柱:指重檐建筑中不落地的上层檐柱。
2.雷公柱:①庑推山太平梁上承托桁头并正吻之柱。②斗尖亭榭正中之悬柱。雷公柱下面作雕饰,或风摆柳,或垂莲。
3.牌楼:两立柱之问施额枋,柱上安斗拱。檐屋,下可通行之纪念性构筑物。
4.圆梁:指用圆木制作的承受桁(檩)荷载的构件。
5.矩形梁:矩形梁又称扁梁,指用仿木制作的承受桁(檩)荷载的构件。
6.柁墩、交金墩:在梁或顺梁上,将一层梁垫起,使达到需要的高度的木块,其本身之高小于之长宽者为柁墩,大于本身之长宽者为瓜柱。
7.桃尖梁及桃尖假梁头:指在斗拱建筑中,将梁的端头做成桃尖轮廓形式的横梁。常用于檐柱和金柱之间,作为承托挑檐桁和檐桁的横梁,也可将步梁、顺梁等梁端做成桃尖形式,称为桃尖步梁或桃尖顺梁。在有些地方不做桃尖梁,而只在普通横梁与柱交接的外侧,另行安装一个桃尖梁头,此称为“桃尖假梁头”。
8.桁檩:“桁”即指桁条,“檩”即指檩木或檩条,他们都是沿房屋面阔方向,搁置在脊柱和各个架梁的梁端上,将各排木构架连接成整,以使承托望板以上屋面荷重的圆形条木。一般在斗拱建筑或规模较大建筑中称为“桁”,在普通建筑或规模较小建筑中称为“檩”,也有的为了方便通称为檩。
9.大额枋:檐柱与檐柱头间之联系材,并承平身斗拱。
10.扶脊木:承托脑椽上端之木,脊桁之木,与之平行,横断面作六角形。
11.搁栅:木搁栅在这里是指楼房中两承重梁之间的次梁,是作为楼板的承托木。
12.承重:承托楼板重量之梁。承重是特指楼房建筑中,楼板下面的主梁承重梁,它沿房屋进深方向布置,插入前后通柱上。
13.茶壶当轩(椽):轩式之一种,其轩椽弯曲似茶壶档者,多用于廊轩。
14.飞椽:又称为“椽飞”,它是指叠置在檐口直椽上的椽子。钉于出檐椽之上,椽端伸出,稍翘起,以增加屋檐伸出之长度。
15.翘飞椽:是指翼角部分的飞椽,它的后尾叠置在翼角椽或其望板上,前段挑出起翘,其规格与飞椽相同,而根数按单数布置。
16.立脚飞椽:戗角处之飞椽,作摔网状,其上端逐根立起,与嫩戗之端相平者。
17.翼角椽:指在除正身范围以外的转角部分椽子,与正身直椽一样,依其截面也分为:圆翼角椽和方翼角椽。
18.弯椽:轩深以轩桁分作三界,其顶界较小,顶界安椽,上弯,称作弯椽,亦名顶椽。
19.戗角:歇山或四合舍房屋转角处之房屋结构。
20.老戗木:房屋转角处,设角梁,置于廊桁与步桁之上者。
21.嫩戗木:竖立于老戗山之角梁。
22.摔网椽:出檐及飞檐,至翼角处,其上端以步柱为中心,下端依次分布,逐根伸长成曲弧,与戗端相平者,似摔网状者,称摔网椽。椽数成单,自九、十一以至十三根。
23.眠檐:俗称面沿,钉于出檐椽及飞椽尽头,厚同望砖之扁方木条,以防望砖下泻。
24.老角梁:上下两层角梁中居下而较短者。
25.仔角梁:两层角梁中之在上而较长者。
26.踩步金:歇山大木,在梢间顺梁上,与其他梁架平行,与第二层梁同高,以承歇山部分结构之梁。两端做假桁头,与下金桁交,放在交金墩上。
27.戗山木:摔网椽下所填之齿形斜木。是承托摔网椽的底座木,它是按照摔网椽位置和托面形式挖成托槽。
28.千斤销:指硬木木销,它是用于老嫩戗连接的固定插销,由老嫩端头底下穿入,固定嫩戗的木销子,一般用比较结实的硬杂木制作。
29.里口木:位于出檐椽与飞檐椽之条木,以补椽间之空隙者。用于立脚飞椽下者名高里口木。
30.鳖壳板:“鳌壳”是指屋顶脊尖处装有弧形弯椽(又称回顶)的结构,此部分结构有钉在双脊桁上的弯椽所形成,在弯椽上所钉之望板称为鳌角壳板。
31.隔椽板:带廊子建筑作装修时,由于隔开檐椽及花架椽,免留空隙鸟雀入屋之板。
32.平身科斗拱:在柱头与柱头之间,立于额枋上之斗拱。
33.柱头科斗拱:在柱头上之斗拱。
34.角科斗拱:在角柱上之斗拱。
35.一斗三升斗拱:不出踩得斗拱,无昂、翘,大斗上只有一层拱件,正心拱上用三个槽升子承托正心枋,外观上是一个坐斗三个槽升及一个正心拱,故名为一斗三升。
36.一斗二升麻叶斗拱:与一斗三升做法相似,但中间不置槽升而是在坐斗纵中线上向里外出麻叶头,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37.攒:斗拱之全部统称“攒”。
38.单翘:在斗拱前后中线上,自斗伸出一翘谓之单翘。
39.隔架斗拱:在规模较大的建筑中,在大梁与随梁或天花梁与天花枋之间常安一攒或两攒斗拱状的构件,叫作隔架科,或称隔架斗拱,他的装饰性很强,也有多种式样,如十字斗、荷叶墩、雀替等。官式做法常用一斗三升带荷叶雀替的做法,其最下为翻荷叶,中为一斗三升(有的用两层拱,下为瓜拱、上为万拱),上架雀替。
40.单昂:在斗拱前后中线上,自斗口伸出一昂谓之单昂。(昂:斗拱上在前后中线上,向前后伸出,前端有尖向下斜垂之材。)
41.踩:斗拱上每出一拽架谓之一踩。
42.三踩单翘斗拱、三踩单昂斗拱:斗拱若向里外各出一踩,里外均用翘,叫三踩单翘斗拱。若里外全用昂,就叫三踩单昂斗拱。这种里外一致的做法,前者叫留字斗拱,后者多用于牌楼,叫牌楼斗拱。自五至十一踩斗拱,常用单翘单昂、单翘重昂、重翘重昂、重翘三昂等。
43.重昂:斗拱上用两重昂谓之重昂。
44.重翘:斗拱上用两重翘谓之重翘。
45.品字斗拱:这种斗拱里外相同,在出挑的方向上只有用翘不用昂,仰视如“品”字形,用于大殿内部金柱头上,它的两侧可承接天花枋。
46.垫拱板:正心枋以下,平板枋以上,两攒斗拱间之板。
47.外拽:斗拱柱中心线以外之部分。
48.拽枋:里外万拱上之枋。
49.里拽:斗拱正心线以内之拽架。
50.单才拱:不在正心线上之拱。
51.拱眼:拱上三踩升分位与十八斗分位之间,弯下之部分。
52.盖斗拱:每斗拱一空,一拽架,计一块。
53.垫拱板:两牌科间所垫雕刻漏空花卉之木板。
54.枕头木:南北说法不同。南方回顶建筑,枕头木是指屋脊回顶上的鳌壳弯椽,它是支持鳌角壳板的弧形木,矩形截面。
55.梁垫:梁端之下垫木材,搁于柱或坐斗。
56.三幅云、山雾云:牌科两旁依山尖之形式,左右捧以木板,刻流云飞鹤等装饰。
57.棹木:架于大梁底两旁蒲鞋头上之雕花木板,微倾斜,似抱梁云。有时升口前后架棹木,形似枫拱,以为装饰。
58.水浪机:机常雕以花纹,如水浪,即称机为水浪机。
59.丁头拱(蒲鞋头):梁垫之下,复有拱状之垫木,以增梁端搁置之稳固。
60.角云、捧(抱)梁云:梁之两旁,架于升口,抱于桁两边之雕刻花板。
61.雀替:指横枋端头的垫木,为加强其装饰性,一般都雕刻有花草图案。依其位置和图案不同分为:云龙大雀替、卷草大雀替、卷草骑马雀替等。
62.云龙大雀替和卷草大雀替:指其雕刻分别为云龙和卷草花纹,多是用于大额枋下的雀替。
63.卷草骑马雀替:指用于廊子和垂花门转角处的通雀替。
64.花牙子:是倒挂楣子下边转角处的装饰构件,是一种轻型雀替。常用形式有:普通花牙子和骑马花牙子。
65.雀替下云墩:指在雀替下面承托云拱,并在云拱下托一木雕饰块作脚墩,该脚墩雕饰花纹一般为云纹状,故称此为“云墩”,常用于牌楼上。
66.壶瓶牙子:在抱鼓石与柱子之间常施用壶瓶牙子作为辅助的支撑稳定构件。壶瓶牙子有石质与木质二种。
67.大连檐(里口木):飞檐头上之联络材,其上安瓦口。
68.小连檐:檐椽头上之联络材,在飞椽之下。
69.闸挡板:椽头间之板。
70.瓦口板:锯成瓦楞起伏状之木板,钉于檐口,以稳瓦间空隙。里口木、瓦口板俱能一锯二用,借以节省物力。
71.勒望:钉于界椽上,以防望砖下泻之通长木条,形同眠檐。
72.闸椽:椽与桁问隙处所钉之间断木板。
73.椽碗板:椽与桁间空隙处所钉之通长木板。
74.垫拱板:两牌科间所垫雕刻漏空花卉之木板。
75.夹樘板:连机与枋子间之木板,厚约半寸,中置蜀柱分隔之。窗两横头料间之木板,亦称夹樘板。
76.蜀柱:分隔夹樘板之短木柱。
77.望板:椽上所铺以承屋瓦之木板,代望砖之用。
78.裙板:装于窗下栏杆内之木板;又长窗中夹堂及下夹堂横头料问之木板。
79.山花板:歇山屋顶两端,前后两博缝问之三角形部分。“山花板”是指房屋山尖部分的木挡板,依房屋建筑不同分为:立闸山花板、镶嵌象眼山花板。其中,“立闸山花板”是指歇山建筑封护山面桁檩端头、草架柱、横穿、踏脚木等的木挡板。“镶嵌象眼山花板”是指硬、悬山建筑山面屋架梁上,填补山面木构架之间空挡的木挡板。因为有些悬山建筑的山面,只将山墙砌到大梁下皮,让木屋架暴露在外,以丰富山面不同的质感,而对屋架空挡部分,填补木板以便遮风挡雨。另有些硬山建筑虽然山面砖墙砌到顶,将山面屋架封护起来,但室内构架空挡部分用木板填补起来,以作为装饰。
80.清水望板:指椽子上所铺的木望板(即普通望板)
81.挂檐、滴珠板:在古式店面和宅院平台廊子檐下,以及楼房的平座外檐,要围一挂檐板,即起到遮挡外檐构件的作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性,挂檐板通常为扁宽的统长木料,在店面使用,一般做雕刻。平屋顶用的挂檐板上接兵盘檐,挂檐板在楼房则用于楼层交接处。
82.博缝板:悬山或歇山屋顶两山沿屋顶斜坡钉在桁头上之板。它又称博风板,是歇山建筑和悬山建筑房屋的山墙面,钉在桁檩端头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木板。
83.博脊板:用于重檐建筑下檐承椽枋之上,长按建筑物博脊部位周长,高按琉璃瓦件。
84.棋枋板:重檐下檐,承椽枋之下挑尖头以上之板。
85.槛框:指檐额枋以下,为形成门扇或窗扇洞口木外框,组成外框的横构件称为“槛”,竖构件称为“框”,故通称为“槛框”。
86.抱框:是紧贴柱外皮的竖木,上下与横槛连接,是组成门窗外框的侧边料。
87.什锦(多宝)窗:指院墙围墙上的牖窗,有各种各样的洞口形式,如扇形、海棠、六角等。但总的分为直折线形和曲线形两大类。
88.将军门:门之装于门第正间脊桁之下者。
89.实榻门:是用厚木板拼接而成的大规格门。
90.撒带门:是较实榻门板稍薄,其背面有5根穿带,穿带一端插入门轴攒边中,另一端撒着。
91.棋盘(攒边)门:是一种较撒带门薄的大门,门板的背面,上下左右都钉有木框加以固定。
92.直拼库门:库门又称为“墙门”,它是指装于门楼上的大门。一般用较厚的木板实拼而成,因拼缝不裁企口而是直缝,故取名为“直拼库门”。
93.贡式堂门:“贡式”即拱式,贡式樘子对子门是一种窗形门,因安装在大门两侧成对安装,故取名为对子门。
94.直拼屏门:是用薄板拼接而成的轻便门扇,上下用抹头与木板连接,背面用较少的穿带加以固定,没有攒边门轴,它的开启靠安装鹅颈和碰铁等铁件,多用于园林院子内的墙洞门。
95.将军门竹丝:在外门板面上,钉以竹条镶成万字或回纹等“福、禄、寿、喜”图案,此作称为门上钉竹线。
96.门簪:大门中槛上,将连楹系于槛上之材。它是将门栊固定于中槛上的销木,簪头呈六角形,簪尾呈扁形,穿过中槛和门栊插孔后,用插销固定。
97.窗塌板:槛墙上风槛下所平放之板,即窗台板。
98.门头板余塞板:填补门框、抱框、腰枋之间空挡的填空板,也可用玻璃代替以便透光。
99.木门枕:垫在门下槛和承接门扇转轴下端的承托木。
100.坐凳及倒挂楣子:“楣子”即指横向花格网状装饰构件,依其位置分为倒挂楣子和坐凳楣子。
101.飞罩:与挂落相似,花纹较为精致,两端下垂似拱门,悬装于内部者。称为“几腿罩”,它是分割室内空间的装饰构件。它是悬挂在室内木柱之间,枋木之下的花形网格装饰架。北方根据其花纹图案分为:宫万式、葵式、藤径、乱纹嵌桔子等。
102.落地罩:是将飞罩两端的罩脚做成落地,使之形成圈洞形式。因其芯子可做成各种花纹图案,故又称为“落地花罩”。
103.藻井天花:在尊贵建筑室内顶部中央升起的穹隆形构造物叫作藻井。藻井象伞盖一样,高于天花之上,是一种特别的小木作结构,也是室内装饰的重点。
104.匾额:横位匾,竖为额。安置在建筑物明间的檐下。
105.明问:建筑物正面两柱之间部分。
五、地面工程
1.地面钻生:细砖地面的面层用桐油进行浸润,以使地面砖件耐磨延年,也可使地面光亮生辉。
2.细墁方砖又名砖细方砖。
六、屋面工程
1.筒瓦屋面:用于盖瓦垄,覆盖两列板瓦的接缝之上,又称盖瓦,一端作熊头与另一块简瓦连接。它是用板瓦作底瓦,简瓦作盖瓦所组成的屋面,将瓦件由下而上,前后衔接成一长条形称为“瓦垄”,整个屋面由板瓦沟和简瓦垄,沟垄相间铺筑而成。
2.正脊:是指坡屋顶正中,前后坡面交界处的压顶结构。
3.滚筒脊:正脊下部分呈圆弧形之底座,用两简瓦对合筑成者。
4.简瓦过垄脊:是卷棚简瓦屋顶的正脊,它是一种圆弧形的屋脊,有的称它为“元宝脊”。简瓦过垄脊的两端没有吻兽,脊身由与简瓦相应的罗锅瓦、续罗锅瓦,和与板瓦相应的折腰瓦、续折腰瓦等瓦件相互搭接而成。过垄脊:即“卷棚”的做法,亦称“元宝脊”,其两坡瓦面通过圆弧形瓦件(罗锅简瓦、续罗锅简瓦、折腰板瓦、续折腰板瓦)连接,脊部不突出来。
5.垂脊:是指从正脊两端,顺屋面坡度垂直而下的压边结构。
6.戗脊:有的称为“岔脊”,是歇山建筑屋顶四角的斜脊,它与垂脊呈45°相交,对垂脊起着支戗作用。角脊是指重檐建筑中,下层檐屋面四角处的斜脊,其构造与戗脊相同。所以也有将戗脊称为角脊。歇山戗脊做法与庑殿垂脊大致相同。自博缝至套兽间的一般叫戗脊,与垂脊在平面上成45°角。
7.围脊:是重檐建筑中,上下层交界处,下层屋面上端的压顶结构,该脊是在围脊板或围脊枋之外的一种半边脊。四条围脊形成一个方形,合角吻在方形的四角。
8.博脊:指歇山建筑中,两端山面山花板下屋面上端的压顶结构。它也是在山花板之外的半边脊。在歇山撒头和小红山相交的地方,为防止雨水浸八,有一条脊砌在那里,这条脊叫博脊。
9.披水梢垄:自博缝之上,只砌一层披水砖檐,砖檐上放简瓦。这种只用一层简瓦的垂脊叫作“梢垄”。采用这种简易做法的建筑只限于墙帽或古建筑群中极不重要的房屋。
10.斜沟:指两个坡屋面相交时,会沿屋坡形成阴角,沿此角用蝴蝶瓦或沟筒瓦或铁皮做成淌水沟,此淌水称为斜沟。
11.筒瓦排山:歇山侧面,竖带之下,博风皈之上,所筑之一排屋檐。
12.窑制吻兽:吻兽简称“吻”,即指与条脊接触的大嘴兽。吻的类型有:正吻或望兽、垂兽或戗兽、合角吻或合角兽、小兽或小跑等,它们都是定型的窑制品。
13.中堆、宝顶、天王座:有多种样式,大体分为宝顶座和顶珠两部分,是整个建筑极有装饰意味的部件。
14.琉璃屋面:由琉璃简瓦垄和琉璃板瓦垄,或者琉璃竹节简瓦垄和琉璃竹节板瓦垄等所构成的屋面。
15.琉璃瓦剪边:指屋面檐头采用琉璃瓦,而其他屋面部分采用布瓦的一种做法。
16.星星瓦钉瓦钉、安钉帽:指对屋面面积较大、或屋面坡度较陡的屋面,为防止瓦垄过长而产生下滑现象,需要在每条瓦垄上,每间隔适当距离安插一块星星瓦(即带有钉孔的琉璃瓦),在钉孔中钉瓦钉以增强阻滑作用,然后在钉孔上用钉帽盖住以防雨水。
17.琉璃吻(兽):与布瓦吻兽相同,只是为琉璃构件,但吻兽之下,布瓦合角吻兽用施工砖作垫底,而琉璃吻兽之下用当沟、压当条、群色条等作垫底。
18.琉璃宝顶:琉璃宝顶由琉璃线脚砖和琉璃须弥座为底座,上砌琉璃宝珠而成。
七、油漆彩画工程
1.地仗:木质基层与油膜之间,由多层灰料组织组合,并钻进生油,是一层非常坚固的灰壳。这部分不仅包括各灰层,还包括麻层、布层,进行这部分工作便为地仗工艺。
2.彩画:建筑物上以彩色涂绘之装饰。彩画按画题之不同,可分为两大式:殿式和苏式。殿式的特征是程式化象征的画题,如龙、凤、锦、旋子、西番莲、西番草、夔龙、菱花等。这些都用在最庄严的宫殿庙宇上。
3.油满:将面粉倒桶内或搅拌机内,陆续加入稀薄的石灰水以木棒或搅拌机搅拌成糊状(不得有面疙瘩),然后加入熬好的灰油调匀,即为油满。
4.撕缝:大的裂缝,将缝口处用锋利的刀子修成八字口,在批灰时有利于灰料进入缝隙深处。
5.汁浆:又称支浆,为一种很稀的材料,由满、血料加水调成,用于地仗灰前,使地仗灰更易附于木材面上。
6.扎谱子:是将图案转移到构件上去。根据规则和设计方案,先将图案画在牛皮纸上,定稿之后,将牛皮纸上的图案扎成若干若干排密的小孔,使图案由连续的小孔组成,称谱子,运用时将谱子按于构件上,用粉包扣打,粉迹便透过针孔,附在构件上。
7.支搭金帐:在贴金前对一些有风部位进行遮挡,传统用布幔帐称金帐子。
8.金胶油:是把金箔贴到物面山的黏合剂。
9.库金:含金量为98%,故又称为九八金箔,其他2%为银及其他稀有材料,均是制作金箔必不可少的成份。由于含金量高,色彩表现为纯金色,色泽黄中透红,沉稳而辉煌,且耐晒、耐风化,不受环境影响,经久不变,用于室外,十数年宝色不见大减。贴金用的金箔,使一种经加工捶打很薄的金片,厚度只有0.13μm左右。
10.赤金:俗称大赤金,含金量为74%,另含银等物质24%(主要是银),赤金又称七四金箔。赤金色泽黄中偏青白,比库金浅,发白亦很光亮,但延年程度不如库金,如果用于室外容易受环境影响,逐渐发暗,光泽锐减,甚至发黑,一般光泽仅保持在三五年之内。
11.精梳麻:将麻截成800mm左右长,以麻梳子或梳麻机梳至细软,去其杂质和麻梗。
12.沥粉:是使彩画图线凸起的一种工艺。沥粉材料呈稠糊膏状,用大白粉、滑石粉、滑胶液及少量光油调成,将粉浆由粉尖子挤出,沥于花纹部位上。
13.一麻五灰:捉缝灰、扫荡灰(又名通灰),使麻、压麻灰、中灰、细灰、磨细钻生等操作工艺。
14.白面:食用的面粉。
15.砖灰:青灰经碾压分箩后的不同粒度的粉末及颗粒,是地仗的填充材料。
16.捉缝:油浆干后,用笤帚将表面打扫干净,以捉缝灰用铁板向缝内捉之(横掖竖划)使缝内油灰饱满。
17.灰油:一种很黏稠的油质材料,由生桐油加土籽粉、樟丹、催干剂经熬炼制成(土籽分为二氧化锰金属催干剂)。
18.高丽纸:彩画用其性能绵软,洁白无杂质,有韧性、拉力强。
19.铜箔:极易氧化变黑,故需要在表面涂以保护材料,使其既有保护色泽,又防止氧化变黑,但延年程度仍然有限。
20.四道灰:多用于一般建筑物,下架柱子和上架连檐、瓦口、椽头、博缝挂檐等处;可节省线麻,但不耐久。操作过程,捉缝灰、扫荡灰、中灰、细灰、磨细钻生。
21.三道灰:多用于补受风吹雨淋的部位,如室内梁枋、室外挑檐桁、椽望、斗拱等。操作过程:捉缝灰、中灰、细灰、莫言钻生。
22.群青:半透明、色泽鲜艳的蓝色颜料。
23.银珠:又叫紫粉霜。
24.飞檐头黄万字:为绿色底、黄色万字图案,平涂,不沥粉贴金。
25.石黄:雄黄、雌黄。
26.红绿椽望:望板为铁红色,椽子分为椽帮与椽肚(侧立面为椽帮,底面为椽肚),其中椽帮上半部为铁红色、下半部为绿色,椽肚前大部分为绿色,根部为铁红色。翼角、翘飞处的分色为色同正身,按比例斜伸展过去即可。红绿分色主要为使檐头部分色彩更丰富。
27.片金图案:为成片金的意思,不施任何颜色,图案完全由沥粉贴金的较宽金色条带组成。
28.枋心、箍头、盒子:清式彩画绝大多数在构图上常将檩、垫、枋(其中主要是指檩枋)横向分成三段进行安排。其中中间一段体量较大,占全枋长的三分之一,称枋心。枋心画彩画的主要内容或为彩画划分等级的主要表达部位。枋心左右两端各占枋长的三分之一,其中靠梁枋端部各画有一条或两条较宽的竖带子形图案,称箍头,箍头是确定彩画构图和进行色彩排列的重要部位。其中较长的构件在梁枋的一端画两条有一定距离的箍头,两条箍头之间的部位呈方形,可在其中构图,这部分称盒子。
29.素箍头:又称死箍头(退晕者为死箍头)。
30.包袱心:苏式彩画最有代表性的构图是将檩、垫、枋三件连起来构图。主要特征为中间有一个半圆形的部位,体量较大,上面开敞称“包袱”,包袱内画各种画题。由于绘画时需要将包袱涂成白色,所以行业中又称这部分为“白活”。
31.池子心:在卡子与包袱之间,靠近包袱的垫板上绘画部分称“池子”。
32.聚锦心:在檩部与枋子,也就是靠近包袱的部分,有一个小体量的绘图部位,形状不定,称“聚锦”,聚锦与池子也可称“白活”。
33.金线大点金加苏画:处理方法同和玺加苏画,即用大点金彩画的格式,旋子大线、旋花找头、大点金的贴金退晕规则(包括金线大点金与墨线大点金两种),将其中枋心、合资中龙锦等内容改成山水、人物、花鸟等内容,配色规则按大点金进行,只在绘图部位涂白色。
34.绘“博古”:苏式彩画的图案,即一切古董的统称,如青铜器、古瓷器、文玩等。博古可用于柁头、垫板。
35.藻头:箍头与枋心之问为藻头。
36.卡子:苏式彩画的构图又常在包袱与箍头之间有一重要图案,靠近箍头的称“卡子”,卡子也分软硬,分别由弧线与直线画成。
37.包袱线;包袱的轮廓线称“包袱线”,由两条相顺,有一定距离的线画成,每条线均向里退晕,其里边的退晕部分称“烟云”,外层称“托子”,有时将这两部分统称“烟云”。
38.聚锦线、枋心线、池子线、盒子线:如果梁枋较长,在梁枋的两端常加油两条平行分割的箍头,中间的部位称盒子,划分这些部位的主要线条称“锦枋线”,简称大线。
39.掐箍头:只画箍头、柱头、柁头(包括柁头侧面、底面),其余刷红油漆。掐箍头彩画包括箍头、副箍头、柁头、柁头帮、挂尖等。
40.斑竹彩画:杂式做法,有绿斑竹、黄斑竹两种,一般画在挂檐边、窗边和其他建筑物边上,也有整座建筑物满画斑竹者,各为“斑竹座”。
41.金琢墨:其轮廓线用金线者谓之金琢墨。
42.箍头线、岔口线:盒子的轮廓线分别称箍头线、枋心线、盒子线。在靠箍头与枋心头一端各画数条不同形状的平行线,包括枋心头线,每端各三条,其大部分彩画对三条中间一条分别称皮条线和岔口线,皮条线靠箍头,岔口线靠枋心头。
43.巴黎绿:商品名,又名洋绿。
44.退晕:色彩由浅至深,谓之“晕色”,退晕可综合色彩的过度,使之不至感动突然、生硬。
45.烟琢墨:旋子彩画石碾玉之用墨线者。石碾玉是旋子彩画中之最华贵者,花瓣的蓝绿色都用同一色由浅至深,谓之退晕。旋子彩画其花纹多用以切线圆形为主的旋纹(菊花的变形图案),因而得名,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46.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用金色线条花心菱地涂金色者。因颜色的比例不同,可分为若干等级,例如,大点金、小点金是指旋子中心贴金多少定名,多的等级高,少的等级低;而大、小点金又各有金线墨线之别,金线高,墨线低。
47.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线道用墨、花心菱地用金者。
48.龙锦枋心:枋心的母题以龙及锦纹为:聂通常,称龙锦枋心。
49.一字枋心:枋心中间画一条黑杠者,名为一字枋心,又称一统天下。
50.墨线小点金:旋子彩画线道用墨,花心用金者。
51.夔龙枋心:一种变形的龙,在彩画中夔龙是按卷草形状画出来的,所以称草龙。
52.雅伍墨:旋子彩画之不用金色者,只用青、绿、黑、白四色,是旋子彩画中最下者。
53.素枋心:狭窄的枋心也可不画,即空素枋心。
54.金琢墨苏式彩画:是各种苏式彩画中最华丽的一种,主要特征为贴金部位多,色彩丰富,图案精致,退晕层次多。
55.苏式彩画:苏式彩画起源于苏州,因而得名。苏式彩画的特征是用写实的笔法以自然现象为画题,如花鸟、翎毛、人物、山水、器皿、书画、云、冰纹、楼台、殿阁等。南方苏式彩画,以锦为主。
56.白活:指在包袱心、枋心、池子心、聚锦心的白地上绘画山水、翎毛、人物、花卉等国画的做法。
57.金线苏画:凡箍头、卡子、聚锦、包袱等路线沥粉贴金者为“金线苏画”。
58.黄线苏画:不沥粉不贴金而用黄线者:勾“黄线苏画”,又名墨线苏画。
59.海漫苏华:主要特征是无枋心、包袱、梁枋的箍头或卡子之间通画一些简单的花卉或流云等,多用于次要部位。
60.掐箍头搭包袱:在掐箍头的基础上,中间部位加包袱,包袱两侧至箍头之间仍然涂以较大面积的红油漆,这种彩画即包括图案,又包括包袱内的绘图两部分内容,构图较充实,形式也较掐箍头活泼。
61.荷包、眼边:拱眼部位即正心拱眼与拱眼部位,在彩画中称荷包。透空拱眼的下部,即各拱件的上坡枋处,彩画中称眼边。
62.斗拱掏里:斗拱各拱件的背面。
63.平金斗拱:不沥粉,不加晕,其他同金琢墨斗拱,即只沿着各拱件处轮廓贴金,其线的宽度一般在1cm左右。
64.墨线斗拱:用墨勾边墨线斗拱。
65.黄线斗拱:黄色轮廓线不贴金斗拱。
66.垫拱板三宝珠彩画:三个宝珠呈“品”字形排列,退晕,三宝珠的外圈即火焰部分沥粉贴金,垫板的底色为红油漆。
67.纠粉:是一种极简单的表达退晕的技巧,其退晕没明显的层次,而是由白至深逐渐过渡,渲染色彩,此做法多用于雕刻的部位,按雕刻花纹的轮廓线进行,以突出图案的立体效果。
68.大边:大门门扇的结构,左右竖立大边。
69.鼓子心:天花板由外至内分别由大边、岔角云、鼓子心三部分组成,划分这三部分的两层线分别为方鼓子线与圆鼓子线,方鼓子线内的部分也可称方光,圆鼓子线内也可称圆光。
70.团龙鼓子心:即蓝色的鼓子心内画一条坐龙,与一只凤,龙沥粉贴金。
71.龙凤鼓子心:即蓝色的鼓子心内画一条坐龙与一只凤,一般为升龙降凤,龙凤均沥粉贴金。(升龙:彩画内作向上升起势之龙。)
72.双龙鼓子心:鼓子心内画升降龙加宝珠,均沥粉贴金。
73.西番莲:彩画或雕刻之母题,尖瓣程式化之花。
74.西番草:彩画或雕刻之母题,藤形杆,两旁出卷叶之草。
75.支条燕尾彩画:在支条十字交叉处做燕形尾彩画。
76.井口线:支条边线。
77.清色匾:泛指各种透木纹的匾。这种匾木质均较好,依木质及上色的不同,也有深浅之分。匾字的色彩有多种,金、绿、白等色彩均有,一般多为艳绿色字,此种匾高雅清秀,古色古香,多用于斋馆外檐和室内厅堂。
78.灰刻纹字:是在地仗灰上刻出的字。
79.匾地扫青、扫绿:筛扫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它没有笔道痕迹,没有贴金后金箔之间的搭接粘口,筛扫面层色彩均匀、鲜明,能保持颜料的本色,色彩沉稳庄重,像绒面一样,并经久延年。筛扫分扫青、扫绿等,其原理为利用油漆的黏性,把干粉颜料粘到匾面或匾字上。
80.正心桁:斗拱左右中线上之桁。
仿古图例

这篇文章对您有用吗?

我们要如何帮助您?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