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一、本册内容包括隧道岩石开挖、岩石隧道内衬、隧道沉井、盾构法掘进、垂直顶升及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结构、金属构件制作。
二、岩石层隧道适用于城镇管辖范围内新建和扩建的各种车行隧道、人行隧道、给排水隧道及电缆(公用事业)隧道等工程。软土层隧道适用于城镇管辖范围内新建和扩建的各种车行隧道、人行隧道、越江隧道、地铁隧道、给排水隧道及电缆(公用事业)隧道等工程。
三、岩石层隧道,次坚石岩石类别为Ⅶ至Ⅷ级,强度系数f=4~8;普坚石岩石类别为Ⅸ至Ⅹ级,f=8~12;特坚石类别为Ⅺ至Ⅻ级,f=12~18。软土层隧道一般指沿海地区细颗粒的软弱冲击土层,按土壤分类包括粘土、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淤泥质粘土、亚砂土、粉砂土和细砂
四、本册定额按现有的施工方法、机械化程度及合理的劳动组织进行编制。除各章节另有规定外,均不得因具体工程的施工方法与定额不同而调整变更。
五、本册定额除岩石层隧道井下掘进按每工日7小时工作制计算,软土隧道盾构掘进、垂直顶升按每工日6小时工作制计算外,其他均按每工日8小时工作制计算。
六、本册定额中的现浇混凝土工程,岩石层隧道采用现场拌制混凝土,软土层隧道采用商品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构件采用厂拌混凝土。若实际采用混凝土与定额不同时,按各地规定调整。
七、本册定额中钢筋用量均不包括预埋铁件,预埋铁件按实另计。
八、岩石层隧道硐内其他工程,采用其他分册的项目,其人工、机械乘以1.2系数。
九、隧道内装饰工程套用有关定额相应项目。
(一)隧道岩石开挖。
1.平硐全断面开挖4m2以内和斜井、竖井全断面开挖5m2以内的最小断面不得小于2m2;如果实际施工中,断面小于2m2和平硐全断面开挖的断面大于100m2,斜井全断面开挖的断面大于20m2, 竖井全断面开挖断面大于25m2时,可另编补充定额。
2.平硐全断面开挖的坡度在5°以内,斜井全断面开挖的坡度在5°~30°范围内,竖井全断面开挖的坡度为90°。平硐开挖项目,适用于独头开挖和出渣长度在500m内的隧道。斜井和竖井开挖项目,适用于长度在50m内的隧道。硐内地沟开挖项目,只适用于硐内独立开挖的地沟,非独立开挖的地沟不得执行本定额。
3.开挖定额均按光面爆破制定,如采用一般爆破开挖时,其开挖定额应乘以系数0.935。
4.爆破材料仓库的选址由公安部门确定,2km内爆破材料的领退运输用工已包括在定额内,超过2km时,其运输费用另行计算。
5.斜井和竖井出渣定额,均包括硐口外50m内的人工推斗车运输。若出硐口后运距超过50m,运输方式也与本运输方式相同时,超过部分可执行平硐出渣、轻轨斗车运输。
6.本册消耗量定额是按无地下水制定的(不含施工湿式作业积水)。如果施工出现地下水时,积水的排水费和施工的防水措施费,另行计算。
7.各开挖子目,是按电力起爆编制的,若采用火雷管导火索起爆时,可按如下规定计算:电雷管换为火雷管,数量不变;将子目中的两种胶质线扣除,换为导火索,导火索的长度按每个雷管2.12m计算。
8.隧道的平硐、斜硐和竖井开挖工程量,按设计开挖断面尺寸,另加允许超挖量以“m3”计算。本定额光面爆破允许超挖量:拱部为15cm,边墙为10cm。若采用一般爆破,其允许超挖量:拱部为20cm,边墙为15cm.。
(二)岩石隧道内衬。
1.隧道内衬现浇混凝土和石料衬砌的工程量,按施工图纸所示尺寸加允许超挖量(拱部为15cm,边墙为10cm)以“m3”计算。混凝土部分不扣除0.3m2以内孔洞所占体积。
2.隧道衬砌边墙与拱部连接时,以拱部起拱点的连线为分界线,以下为边墙,以上为拱部。边墙底部的扩大部分工程量(含附壁水沟),应并入相应厚度边墙体积内计算。拱部两端支座,先拱后墙的扩大部分工程量,应并入拱部体积内计算。
3.喷射混凝土数量及厚度按设计图计算,不另增加超挖、填平补齐的数量。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浇筑混凝土或商品混凝土时,拱部每1m3增加泵送费28元,边墙每1m3增加23元,计入直接费。
4.混凝土初喷5cm为基本层,每增5cm按增加定额计算,不足5cm按5cm计算。若做临时支护可按一个基本层计算。
5.喷射混凝土定额已包括混合料200m运输,超过200m时,材料运费另计。运输吨位按初喷5cm拱部26t/100m2,边墙23t/100m2;每增厚5cm拱部16t/100m2,边墙14t/100m2。
6.锚杆按22计算。若实际不同时,定额人工、机械应按下列系数调整,锚杆按净重计算不加损耗。
锚杆直径 |
Ф28 | Ф25 | Ф22 | Ф20 | Ф18 | Ф16 |
调整系数 | 0.62 | 0.78 | 1 | 1.21 | 1.49 |
1.89 |
7.模板工程量按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以“m2”计算。
8.喷射平台工程量,按实际搭设平台的最外立杆(或最外平杆)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以“m2”计算。
9.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边墙、拱部均考虑了施工操作平台,竖井采用的脚手架,已综合考虑在定额内,不另计算。喷射混凝土项目中未考虑喷射操作平台费,施工中若需要,执行喷射平台定额。
10.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边墙如为弧形时,其弧形段每10m3衬砌体积按相应定额增加人工1.3工日。
11.硐内所缺的定额,若采用其他定额时,土建工程人工和机械乘以1.2系数,安装工程人工和机械乘以1.3系数,材料发生的水平和垂直运输费不再另计。
12.岩石层隧道定额中未列下井保健津贴,为保证施工职工身体健康,保健津贴每工日增加3元。
(三) 盾构掘进。
1.盾构及车架安装是指现场吊装及试运行,适用于φ7000mm以内的隧道施工。拆除是指拆卸装车,φ7000mm以上盾构及车架安拆、盾构及车架场外运输费按实另计。
2.盾构掘进在穿越不同区域土层时,根据地质报告确定的盾构正掘面含砂性土的比例,按下表系数调整该区域的人工、机械费(不含盾构的折旧及大修理费)。
盾构正掘面土质 |
隧道横截面含砂性土比例 |
调整系数 |
一般软粘土 |
≤25% |
1.0 |
粘土夹层砂 |
25%~50% |
1.2 |
砂性土(干式出土盾构掘进) |
>50% |
1.5 |
砂性土(水力出土盾构掘进) |
>50% |
1.3 |
3.盾构掘进在穿越密集建筑群、古文物建筑或堤防、重要管线时,对地表升降有特殊要求者,按下表系数调整该区域的掘进人工、机械费(不含盾构的折旧及大修理费)。
盾构直径(mm) |
允许地表升降量(mm) | |||
±250 | ±200 | ±150 |
±100 |
|
Ф≥7000 |
1.0 |
1.1 |
1.2 |
|
Ф<7000 |
1.0 |
1.2 |
注:1.允许地表升降量是指复土层>1倍盾构直径处的轴线上方地表升降量。
2.如第二、三条所列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时,按调整系数相加减1计算。
4.采用干式出土掘进,其土方以吊出井口至装车止。采用水力出土掘进,其排放的泥浆水以送至沉淀池止。水力出土所需的地面部分取水、排水的土建及土方外运费用另计。水力出土掘进用水按取用自然水源考虑,不计水费。若采用其他水源需计算水费时可另计。
5.盾构掘进定额中含贯通测量费用,不包括设置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过江水准及方向、高程传递等测量,如发生时费用另计。
6.预制混凝土管片采用高精度钢模和高标号混凝土。定额中已含钢模摊销费,管片预制场地费另计,管片场外运输费另计。
7.掘进过程中的施工阶段划分:
(1)负环段掘进:从拼装后靠管片起至盾尾离开出洞井内壁止。
(2)出洞段掘进:从盾尾离开出洞井内壁至盾尾离开出洞井内壁40m止。
(3)正常段掘进:从出洞段掘进结束至进洞段掘进开始的全段掘进。
(4)进洞段掘进:按盾构切口距进洞井外壁5倍盾构直径的长度计算。
8.掘进定额中盾构机按摊销考虑。若遇下列情况时,可将定额中盾构掘进机台班内的折旧费和大修理费扣除,保留其他费用作为盾构使用费台班进入定额,盾构掘进机费用按不同情况另行计算。
(1)顶端封闭采用垂直顶升方法施工的给排水隧道。
(2)单位工程掘进长度≤800m的隧道。
(3)采用进口或其他类型盾构机掘进的隧道。
(4)由建设单位提供盾构机掘进的隧道。
9.柔性接缝环适合于盾构工作井洞门与圆隧道接缝处理,长度按管片中心圆周长计算。
10.预制混凝土管片工程量按实际体积加1%损耗计算,管片试拼装以每100环管片拼装1组(3环)计算。
11.盾构掘进,井下是按6小时工作制考虑。
12.盾构掘进机械台班未包括二类费用,掘进定额中的水、电、油的消耗按时计算,单价按机械台班中的水、电、油单价计算。掘进中的照明、通讯费在定额中包括。
(四)管节顶升、旁通道。
1.复合管片不分直径,管节不分大小,均执行本章定额。
2.顶升车架及顶升设备的安拆,以每顶升一组出口为安拆一次计算。顶升车架制作费按顶升一组摊销50%计算。
3.顶升管节外壁如需压浆时,则套用分块压浆定额计算。
4.垂直顶升管节试拼装工程量按所需顶升的管节数计算。
5.预制管节制作混凝土已包括内模摊销费及管节制成后的外壁涂料。管节中的钢筋已归入顶升钢壳制作的子目中。
6.阴极保护安装不包括恒电位仪、阳极、参比电极的原值。
7.滩地揭顶盖只适用于滩地水深不超过0.5m的区域。本定额未包括进出水口的围护工程,发生时可套用相应定额计算。
8.地基加固中分层注浆加固的扩散半径为0.8m,压密注浆加固半径为0.75m,双重管、三重管高压旋喷的固结半径分别为0.4m、0.6m。本定额不包括泥浆处理和微型桩的钢筋费用,为配合快速排水需打砂井的费用另计。
(五)隧道沉井。
1.沉井下沉方法中挖土下沉不包括土方外运费,水力出土不包括砌筑集水坑及排泥水处理。
2.水力机械出土下沉及钻吸法吸泥下沉等子目均包括井内、外管路及附属设备的费用。
3.沉井工程的井点布置及工程量,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计算,执行相应定额。
4.基坑开挖的底部尺寸,按沉井外壁每侧加宽2.0m计算,执行土、石方工程竖井开挖定额。
5.沉井挖土中未包括平台搭设,如需搭设按“桥涵”册有关项目执行。
6.沉井制作不包括预埋铁件。
7.沉井结构设计的标号及粒径与定额不符时,允许换算。
8.刃脚的计算高度是从刃脚踏面至井壁外凸口计算。如沉井井壁没有外凸口时,则从刃脚踏面至底板顶面为准,底板下的地梁并入底板计算。框架梁的工程量包括切入井壁部分的体积。井壁、隔墙或底板混凝土中,不扣除单孔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面积。
9.沉井制作的脚手架安、拆,不论分几次下沉,其工程量均按井壁中心线周长与隔墙长度之和乘以井高计算。
10.沉井下沉的土方工程量,按沉井外壁所围的面积乘以下沉深度(预制时刃脚底面至下沉后设计刃脚底面的高度),并分别乘以土方回淤系数:排水下沉深度大于10m为1.05; 不排水下沉深度>15m为1.02。
11.沉井触变泥浆的工程量,按刃脚外凸口的水平面积乘以高度计算。
12.钢封门安、拆工程量,按施工图用量计算。钢封门制作费另计,拆除后应回收70%的主材原值。
13.沉井过程中如遇地下大型障碍物,有关费用另计。
(六)地下连续墙。
1.地下连续墙成槽土方量按连续墙设计长度、宽度和槽深(加超深0.5m)计算。混凝土浇注量同连续墙成槽土方量。
2.锁口管及清底置换以“段”为单位(“段”指槽壁单元槽段),锁口管吊拔按连续墙段数加1段计算。定额中已包括锁口管的摊销费用
3.地下连续墙成槽的护壁泥浆采用比重为1.055的普通泥浆。若需取用重晶石泥浆,可按不同比重泥浆单价进行调整。护壁泥浆使用后的废浆处理另行计算。
4.钢筋笼制作包括台模摊销费,定额中预埋铁件用量与实际用量有差异时允许调整。
5.大型支撑基坑开挖定额适用于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板桩、钢板桩等作围护的、跨度大于8m的深基坑开挖。定额中已包括湿土排水,若需采用井点降水或支撑安拆需打拔中心稳定桩等,其费用另行计算。
6.大型支撑基坑开挖由于场地狭小只能单面施工时,挖土机械按下表调整:
宽度 |
两边停机施工 |
单边停机施工 |
基坑宽15m内 |
15t |
25t |
基坑宽15m外 |
25t |
40t |
7.浇注混凝土连续墙由于受垂直度、超挖深度和超灌量的影响,损耗率系数为1.213。
(七)混凝土结构。
1.现浇混凝土工程量按施工图计算,不扣除单孔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2.有梁板的柱高,自柱基础顶面至梁、板顶面计算,梁高以设计高度为准。梁与柱交接,梁长算至柱侧面(即柱间净长)。
3.结构定额中未列预埋件费用,可另行计算。
4.隧道路面沉降缝、变形缝按第二册“道路工程”相应定额执行,其人工、机械乘以1.1系数。
5.定额中混凝土浇捣未含脚手架费用。
6.圆形隧道路面以大型槽形板作底模,如采用其他形式时定额允许调整。
7.隧道内衬施工未包括各种滑模、台车及操作平台费用,若发生时可另行计算。
(八)金属构件制作。
1.钢支撑按φ600mm考虑,采用12mm钢板卷管焊接而成。若采用成品钢管时定额不调整。
2.钢管片制作已包括台座摊销费,侧面环板燕尾槽加工不包括在内。
3.复合管片钢壳包括台模摊销费。
4.垂直顶升管节钢骨架已包括法兰、钢筋和靠模摊销费。
5.构件制作均按焊接计算,不包括安装螺栓。
6.金属构件的工程量按设计图纸的主材(型钢,钢板,方、圆钢等)的重量以“t”计算,不扣除孔眼、缺角、切肢、切边的重量。圆形和多边形的钢板按制做方法计算。
7.支撑由活络头、固定头和本体组成,本体按固定头单价计算。
附录: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构件模板、钢筋含量。
说明:附录中模板、钢筋含量仅供参考,编制预算时,应按施工图纸计算相应的模板接触面积和钢筋使用量。
1.岩石隧道部分模板、钢筋含量(每10m3混凝土)见附表1。
附表1 岩石隧道部分模板、钢筋含量
构 筑 物 名 称 |
混凝土衬砌厚度(cm) | 接触面积
(m2) |
含钢筋量(kg) | |
Φ10以内 |
Φ10以外 |
|||
平硐拱跨 跨径10m以内 |
30~50 |
23.81 |
185 |
431 |
平硐拱跨 跨径10m以内 |
50~80 |
15.51 |
154 |
359 |
平硐拱跨 跨径10m以内 |
80以上 |
9.99 |
123 |
287 |
平硐拱跨 跨径10m以上 |
30~50 |
24.09 |
62 |
544 |
平硐拱跨 跨径10m以上 |
50~80 |
15.82 |
51 |
462 |
平硐拱跨 跨径10m以上 |
80以上 |
10.32 |
41 |
369 |
平硐边墙 |
30~50 |
24.55 |
101 |
410 |
平硐边墙 |
50~80 |
17.33 |
82 |
328 |
平硐边墙 |
80以上 |
12.01 |
62 |
246 |
斜井拱跨 跨径10m以内 |
30~50 |
26.19 |
198 |
461 |
斜井拱跨 跨径10m以内 |
50~80 |
17.06 |
165 |
384 |
斜井边墙 |
30~50 |
27.01 |
108 |
439 |
斜井边墙 |
50~80 |
18.84 |
88 |
351 |
竖井 |
15~25 |
46.69 |
- |
359 |
竖井 |
25~35 |
30.22 |
- |
462 |
竖井 |
35~45 |
23.12 |
- |
564 |
2.软土隧道部分模板、钢筋含量(每10m3混凝土)见附表二。
附表二 软土隧道部分模板、钢筋含量
构 筑 物 名 称 |
模板面积
(m2) |
钢筋含量(kg) | ||
Φ10以内 |
Φ10以外 |
|||
沉
井 |
刃脚 |
18.21 |
1618 |
|
框架 |
15.11 |
1529 |
||
井壁、隔墙 |
22.00 |
|
1077 |
|
底板 |
0.76 |
682 |
||
地
下
混
凝
土
构 |
地梁 |
1200 |
||
底板(厚0.6m以内) |
3.00 |
800 |
||
底板(厚0.6m以外) |
3.00 |
800 |
||
墙(宽0.5m以内) |
66.70 |
900 |
||
墙(宽0.5m以外) |
33.36 |
900 |
||
衬墙 |
33.30 |
1000 |
||
柱 |
62.16 |
1400 |
||
梁(高0.6m以内) |
56.66 |
1400 |
||
梁(高0.6m以外) |
51.06 |
1400 |
||
平台、顶板(厚0.3m以内) |
39.30 |
80 |
720 |
|
平台、顶板(厚0.5m以内) |
24.00 |
900 |
||
平台、顶板(厚0.5m以外) |
18.52 |
900 |
||
楼梯 |
78.26 |
87 |
663 |
|
电缆沟 |
39.00 |
200 |
||
车道侧石 |
37.50 |
96 |
64 |
|
弓型底板 |
0.88 |
90 |
380 |
|
支撑墙 |
66.70 |
220 |
900 |
暂无评论